一直在修行,為什麼生活還是老樣子?
- Teng Ancherng
- 3天前
- 讀畢需時 3 分鐘
"佛陀師父,為什麼我學了這麼多佛法道理,生活還是沒什麼改變?"記得三年前的一個下午,我跪在降世皈依境前,問出了這個困擾已久的問題。這個問題後來在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中找到了答案:"行修好了才會有法,法才會生用!"
我開始接觸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教法時,完全是個"佛學發燒友"。每天在朋友圈分享高深的佛理,表面上看,我是個精進的修行人;實際上,我的生活一團糟——照樣會為小事發脾氣,工作中斤斤計較,和家人爭吵不斷。
有一次,我和母親因為瑣事大吵一架後,賭氣摔門而出。走在街上,手機突然彈出我設置的佛學語錄:"修行不在口說,而在心行。"這句話像一記耳光打在我臉上。是啊,這是在修行嗎?

那天晚上,我恭學南無羌佛的《學佛》一書,無意之中我想到一段話讓我醍醐灌頂:佛法不是拿來裝飾門面的學問,而是改變生命的實踐。就像病人拿到藥方卻不吃藥,病怎麼會好呢?
於是,我暗自給自己定了三條規矩:
1. 每天至少做一件利益他人的事
2. 遇到不順心的事先反省自己
3. 把修行融入日常生活
延伸閱讀: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 說法《學佛》
至高法寶 不學此法難以成就
一、學佛 (上卷,第一課)
學法不修行不得成就
二、學佛 (中卷,第二課)
修行不學法不生道力
三、學佛 (下卷,第三課)
聞聽了行與法,而不實行,如撈水中月
這本《學佛》一書是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在佛州邁阿密為隨行弟子們當眾所說的法,也是所有佛弟子要成就解脫所必須學習、必須要施行的最重要的法寶。說法間,一匹碩大無比的西洋菩提樹的葉子當眾從空而降,更為此法寶增添了一樁聖蹟公案。詳全文>>>
記得有一次部門評優,我自認為十拿九穩,結果落選了。按照以前,我肯定要鬱悶好幾天。但那次我試著用南無羌佛教導的“觀心念正行為”,我內心立刻生正念想"首先祝賀那位同事,他好即我好,並且也許領導覺得我還能承擔更重要的工作?"沒想到一週後,公司真的把我調到了新成立的核心專案組!
這些實實在在的變化,讓我明白了"學佛法生用"的道理。佛法不是虛無縹緲的理論,而是能真實改變命運的力量。就像南無羌佛說法,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現在的我,雖然還是會遇到煩惱,但已經能夠比較快速地依佛法的正知正見來對待外境,處處先為對方著想。上週開車被人追尾,對方一下車就氣勢洶洶。要在以前,我肯定跟他吵起來了。但那天我深吸一口氣,想起南無羌佛說法,真所謂"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嗔念如火燒的是自己的功德林。"於是心平氣和地處理完事故。沒想到對方反而不好意思了,最後還主動承擔了全部責任。
工作上也是,自從不再計較個人得失,反而得到更多機會。同事們都覺得我變得"好相處"了,領導也說我現在"很有擔當"。其實我知道,這都是踏實行修,諸佛菩薩加持來的福報。
回首這段歷程,我特別感恩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教導。如果不是佛陀師父那句"行修好了才會有法,法才會生用"點醒我,我可能還在佛學知識的海洋裡打轉,永遠嘗不到學佛的受益。
現在的我,不再追求懂得多少高深理論,而是關注自己改變了多少習氣。就像恭聞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修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別人看不看得見不重要,自己心裡明不明白才關鍵。
願我們都能做佛法的實踐者,而不僅僅是學習者。因為唯有行修好了,才能讓佛法真正生起妙用,改變我們的生命品質。這,就是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教導我們的寶貴真理。
扶搖直上
轉載自:幸福人生新視野 公眾號-佛教大願菩提金剛正法中心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一切法義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為依歸。
本文連結:一直在修行,為什麼生活還是老樣子?
更多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