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恭聞法音的心得
這套殊勝法音《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旅行中應佛弟子之需隨緣說法》共計十五盤,此次新法音大多是弟子提問, 佛陀精闢說法,解決了多數行人們的困惑,尤其對新進的善信有莫大的幫助!每套法音的第一課皆是《無上殊勝法》, 佛陀說法告訴我們聞法、修行的重要性,苦口婆心的灌輸再灌輸弟子如何...
2023年11月2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憂鬱不絕對,學佛是關鍵
有一句話說:「我們都是和自己賽跑的人。」一出生就往死亡的路上直奔,經歷各種考驗、辛苦,守著各種執著,只為能順利跑到終點。這幾年頻傳國內外名人輕生事件,讓人遺憾與不解,一般人認為名人既已名利雙收,生活愜意,無憂無慮,是甚麼原因讓他們最後選擇放棄自己呢?新聞報導以「憂鬱症」為一...
2023年11月20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參加「2023大悲千手觀音大壇法會」—感動、感恩、珍惜、法喜充滿
頂禮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 南無玉花壽之王佛母、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十方諸佛菩薩摩訶薩!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大悲千手觀音大壇法會」,這次有報名清潔組義工。前一天抵達台中法會現場,親眼見到學校的禮堂在仁波且們領導下,師兄姊們眾志成城搭建出莊嚴的法檯與壇城。臺上閃著溫暖的金光,祈...
2023年11月20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真正感受到無常,就不會再張揚,再計較
以前我為警醒自己或與人坐而論道時,總把“無常迅速”掛在嘴邊,其實從未曾真正切身體會過。直到前幾天偶然刷到一個很有意思的遊戲軟體,居然就是這個軟體讓我突然感受到了無常,感受了恐怖。 這裡所說的“無常”不是指民間傳說的“黑白無常鬼”,也不是指一個人的死亡。而是一個過程,是從年輕...
2023年11月12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學佛的人,要明白無常的道理
學佛的人,都知道無常的道理。無常就是有情決定死,無情決定滅。但是明白了無常的道理,很多時候,卻並沒有升起無常實相,沒有意識我們的生命又是多麼的脆弱和短暫,時間在多麼快地飛逝。 而我們修行人又需要種下多少的實相功德,做出多少的努力,才能和累生累世的業力相對抗。心境、證境需要有...
2023年11月12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南無觀世音菩薩的大悲菩提,我會一路跟隨利益眾生(如法修行 快樂學佛)
南無觀世音菩薩是我小時候的精神依附,記得小時候,母親常說遇到困阨時,一定要常念 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祂就會護佑我,讓我得到平安。幼小的心靈不懂其間代表何意,想法很單純,祈望 南無觀世音菩薩會一路保護我,無論在何時何地,皆能一路順遂。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所載:「……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南無觀世音菩薩的聞聲救苦、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一直是眾生的依附、精神的寄託。在接觸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如來正法後, 佛陀師父親說的法音裡,也不時的提醒佛弟子要以大悲 菩提 心去 修行 、去服務眾生。並在《什麼叫修行》中,為眾生說法非常清楚,大意是眾生依緣之對象是 佛陀,以我們的身口意三業學 佛陀的一切,使一切不淨惑業緣起惡行遠離不得沾邊,只令其時時離避遠惡,不使其有所近沾三業增加惡因。 《南無大悲觀音加持法》是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 帶來這個世界的,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是唯一的獨掌第一代傳承者。大悲觀音加持法是百分之百的大法
2023年11月12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新春金剛棒祈福法會之所感
滿心期待參加菩提會嘎堵師父主法的新春祈福法會,我以恭敬真誠之心懺悔祈求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和 諸佛菩薩的加持,業障消除,廣利有情。當嘎堵師父金剛棒打下來,我頓然如夢初醒,彷彿沒有時空,幸好旁邊的師姐把我扶起這才回神。真是慚愧修行太差,不到幾秒鐘,妄念馬上浮起來。我忽然想起...
2023年11月7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子女要善導父母入正見
有緣於民國97年底踏入運頓多吉白菩提會拜見嘎堵師父。98年在北醫安寧病房有幸請師父親臨祈福,無神論的父親在沒有插管、無藥物治療的方式安詳辭世,享壽97歲。 事隔十多年後,99歲的母親在六月初清楚的跟我們說:「時間快到了。」六月中旬金家兩位在國外工作的孩子出差回來與老么一起陪...
2023年11月7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在恭聞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的法音當中,有太多深刻的感觸與啓發
在學習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的《新年說法:我身口意都符合真修行嗎?能成就解脫還是遭惡業苦果?》當中,有太多深刻的感觸與啓發...... 先談第一個字“我“:佛陀教誡我們該反省的對象不是別人,就是”我“啊!”自己“啊! 我們一生當中有多少時間在作檢討?公司開會檢討成果,檢討每...
2023年10月31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感恩諸佛菩薩從鬼門關前再度拉了我一把
兒子從大學研究所到出社會工作一直住在外地,上學工作騎機車,搭大眾運輸工具都很方便。兒子年前辭掉台北工作,回家接台北藝術中心的文案,收入無法比台北高,但台北房租高、開銷大,算一算回嘉義這樣的收入感覺還算可以。但做父母的,總希望孩子能到外面發展,尤其先生一直不習慣兒子目前的生活...
2023年10月1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你知道佛定放生日嗎?你明白爲何放生嗎?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戒相義第二十二之一云:「諸餘罪中,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優婆塞戒經》受戒品第十四云:「一切眾生因殺生故,現在獲得惡色、惡力、惡名、短命、財物耗減,眷屬分離,賢聖呵責,人不信用,他人作罪橫罹其殃,是名現在惡業之果。捨此身已,當墮地獄。」《梵網菩...
2023年10月1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別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向來我都是一個世智辯聰、能言善道之人,與他人巧辯時很少會遇上對手。從學生時期開始,成績就相當優異,又有些才藝,所領的獎狀不計其數,老師也常在課堂上喊著:「全校第一名的,這題的答案是什麼?」每逢考試時,若是全班只有一張滿分的話,未等老師喊出名前,同學們皆會異口同聲先喊出我的名...
2023年10月12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不要「臉」天下無敵
大興和尚慈善寬厚,一生吃苦耐勞,艱苦修行,駐於九華山時,卓有名聲,眾人敬服。 九華山下有位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受父母之命,與一位公子定了親。但正式大婚之日的三年前,這個千金小姐竟然生下一個嬰兒。在父母嚴厲逼問下,小姐說是在九華山寺院上香時,被大興和尚強暴才有了孩子。父親聽完...
2023年10月1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我很精進,也想如法修行,可為何堅持多年生不起大受用?
縱觀古今成功人士,出口成章者都是厚積薄發,從容淡定者都是事事磨礪,遊刃有餘者都是千錘百煉,每個成功的優秀人才都有一段至暗時光,越是昏暗火焰燃燒的光芒才越耀眼。靜待花開終有時,守得雲開見月明,作為佛弟子在學佛修行中也是如此。...
2023年10月4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學習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如來正法的親身受用 - 相信善良
筆者之前看了一部僅有四分鐘的微電影,非常感動,這部電影的名字叫”The Other Pair” (另外一雙),相信在網上很快就會流傳起來, 四分鐘裡沒有一句對白,但卻感人之至。這是一部由一位年僅二十歲的埃及青年人所拍的故事,它告訴我們善良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一種品德,不管你是貧...
2023年10月4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你在等明天嗎?
明日複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 請君聽我明日歌! 這是明朝著名書畫家文征明的次子文嘉寫的一首《明日歌》,通俗流暢,雋永耐讀。因其勸解世人勿虛度年華,莫荒廢光陰,不蹉跎年華而廣為...
2023年9月28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感嘆人生苦短
我是一位初學者,這是我初次落筆寫下恭聞至尊無上第三世多杰羌佛殊勝法音後真心的感觸! 我感嘆人生苦短,而人們又不好好的珍惜生活,好好的過每一天,老是要把生活弄得亂七八糟的,然後大聲地說:「這個才叫多姿多彩的生活,不然多悶 啊!」他們不知道人是要死的,自己一天天走向無常,一直往...
2023年9月28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如果您有機會種下這顆種子
秋,臨近時,“立秋十八日,寸草結籽”的農耕諺語在我耳邊響起,不由地聯想起了種子。 種子,令人驚歎,是如此的柔弱卻又如此堅韌,即使在沉重的磚瓦下壓上數百年,它們依然能夠保持自己鮮活的生命。一旦陽光照耀,一旦雨露滋潤,它們便又煥發出勃勃的生機。一粒種子,即使被埋沒數百年,依然蘊...
2023年9月28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凡走過必留痕跡」這一句古老的諺語,意味著宇宙的一切變化,乃至每一個人無時無刻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會在宇宙的時間軸上留下記錄。這些痕跡有可能是物質上的,如建築、文物、書籍等;也可能是精神上的,思想、價值觀、影響力等。例如,歷史上著名的人物如孔子、莎士比亞、愛因斯坦等,他們的思想...
2023年9月2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拉珍聖德的一句“你不信佛”,敲醒了學佛四年的我!
恭讀了《拉珍文集》中的一篇文章《信佛》,猶如當頭棒喝。拉珍聖德的一句“你不信佛”讓一個學佛多年依然煩惱不堪的行者目瞪口呆,看到這句話的我當下很是驚訝,都已經學佛十幾年,還說不算信佛,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拉珍聖德在《信佛》一文中講到:“信,是 學佛 修行的第一個重要課題。”通過學習,我明白了學佛修行,“信”是多麼重要!信佛的概念,不止是皈依了就叫信佛了,如果“信”僅僅停留在形式上,遲早會變成虛偽。反觀自己,學佛已經有四年左右了吧,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信佛呢?剛接觸到如來正法時什麼都不懂,但我已經開始網路護法了,那時我積極參與放生、做志願者、做團隊裡的服務員等等,有參加法會的機會我都會積極參與去做義工,似乎哪一項都不願意錯過。在我的心裡,以為這就是真的在信佛修行,直到看了《信佛》這篇文章,才發現原來自己並沒有真信真修行。自己所謂的做佛事,表面確實是力行了,但那時一心想要建立功德,不是自然而然的發自內心去做的,是那種有所求而去做的,做的都是計執的有相功德。要想今生解脫成就,做這點事情還沾沾自喜,實在是差之遠矣! 《信佛》一文中講到一個 修行...
2023年9月1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